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近日发表了介绍湖北省天门市的报道,探秘当地石家河遗址,找寻中华文明起源。
石家河遗址。图片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报道称,石家河遗址是湖北天门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江汉平原北部与大洪山南麓结合处的山前地带,地处石家河镇,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由40多处遗址点组成,年代跨度距今6000至4000年,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准。
图为石家河遗址挖掘现场。图片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石家河遗址的发现,颇为传奇。1954年冬,天门、京山两县联合修建石龙水库干渠,开挖到天门县石家河镇地段时,发现大量石器、陶器等古代遗存。随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考察,于1955年初春对水渠沿线的几处重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600平方米。其中,罗家柏岭发掘面积1147平方米。自此拉开石家河遗址考古的序幕,是江汉地区史前考古的第一次奠基。
图为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器。图片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1955年至今,大陆文物部门组织的石家河考古队已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逾20次规模不等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编年和聚落的形成、发展与衰落具有典型意义。2001年3月,石家河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近年来,石家河考古队对石家河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工作,获得重大发现。
图为石家河遗址出土的玉器。图片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石家河文化谭家岭遗址发掘点出土240余件极其珍贵的精美玉器,如双人连体头像玉玦、虎座双鹰玉饰、玉牌饰、虎形玉冠饰、玉虎、玉鹰、玉钺等,以玉蝉、玉管、玉珠、玉虎的数量最多。这些玉器普遍使用的圆雕、透雕、减地阳刻工艺、浅浮雕线刻工艺,代表了当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技艺的最高峰。(完)
中新网多伦多12月2日电 加拿大魁北克省重要的两间华人服务机构满城(即蒙特利尔)华人服务中心和南岸华人服务中心12月1日披露,两间机构计划因遭遇污名化而向加拿大皇家骑警提起索偿约250万加元的诽谤诉讼。
加拿大皇家骑警今年3月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公开将满城华人服务中心和南岸华人服务中心列为调查对象。两家华人服务中心表示,当局迄今未作出任何关于所谓“调查结果或证据”的正式回复,但受此污名化影响,两机构收到的各项资助、拨款严重削减,导致其运营难以为继,基本服务和项目终止,一些员工因此失去工作。
两间服务中心的律师玛丽丝·拉普安特(Maryse Lapointe)表示,已向皇家骑警和加拿大总检察长发出律师函。她指出,皇家骑警的说法是虚假和诽谤性的。其言论摧毁了两机构耗时数十年为华人社区提供服务所建立的声誉。
拉普安特表示,索偿金额是基于目前对皇家骑警错误言论对两机构造成的损失的推算,不排除日后会追加索赔要求。此外,两机构还要求皇家骑警收回错误言论,并正式道歉。
陷入财困的满城华人服务中心11月上旬已面向公众发起目标为170万加元的筹款行动,呼吁社会各方伸出援手,拯救该中心所在的蒙特利尔唐人街标志性建筑中华文化宫。受前述风波影响,为中华文化宫提供按揭的银行已计划在2024年3月不再续签抵押贷款。面临巨额还款压力的满城华人服务中心有可能因此失去中华文化宫。
“拯救魁北克华人机构联盟”正发起线上和线下签名征集活动,声援两间华人服务中心,反对“政治迫害”式的调查。
两间机构均位于大蒙特利尔地区。在蒙特利尔唐人街办公的满城华人服务中心创立于1976年,致力于解决华人社区在移民融入、社会服务获取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位于大蒙特利尔地区宝乐沙市(Brossard)的南岸华人服务中心成立于1995年,服务目标主要是来自中国的移民。 【编辑:叶攀】